兵团政务网 无障碍浏览

以“兵团精神”之名,传递家庭主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布时间:25年08月11日 信息来源: 编辑:兵团妇联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中国妇女报

8月9日,兵团妇联“追寻军垦印记 赓续红色血脉”主题研学活动结业式在兵团开放大学顺利举行,兵团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姜淑霞出席,为期6天的研学活动圆满收官。

本次研学活动共有来自一师阿拉尔市、二师铁门关市、三师图木舒克市等5个师市的30户家庭、90名代表参加。活动结合兵团基层一线家庭职工群众的身心特点和实际需要,通过学习、参观和实践等方式,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教,追寻军垦印记、赓续红色血脉、感悟兵团精神。活动注重体验感和互动性,注重追忆军垦记忆,呈现兵团文化特色。

在此次研学活动的现场教学环节中,各个家庭走进了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体验老一辈军垦人屯垦戍边、艰苦创业的燃情岁月;参观了自治区博物馆、自治区科技馆,学习历史文化知识,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游览了天山野生动物园、乌鲁木齐海洋馆,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参与了国防教育基地的 “沉浸式” 体验,将 “维护国家统一、加强国防建设” 的理念深植家庭心中。

除了现场教学,此次研学活动还设置了此次研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亲子关系、非遗制作等课程,以互动为桥,让家庭情感在表达中升温,让理解在交流中深化。当孩子们用稚嫩语言诉说爱意,家长们以热泪相拥回应期盼,这不仅是亲子情感的自然流露,更是家风家教在实践中的生动培育。陌生家庭从疏离到熟络,在欢笑中打破隔阂,在研讨中分享感悟,这份温馨和谐正是中华民族 “守望相助” 传统的微观写照,让 “家”的温暖延伸为“大家”的共情。

在结业仪式上,活动还评选了8户优秀家庭,有5位代表分享了参加此次活动的感想和收获。代表们纷纷表示活动收获满满,不仅开拓了眼界,提升了自我,还增强了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更加深刻地体悟了兵团精神、胡杨精神、老兵精神,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这次研学交流活动,我不仅收获了知识,认识了新朋友,也坚定了发扬兵团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决心,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从前,我以为研学就是走走看看,可亲身经历后才明白,它是行走的课堂,一路走、一路学,知识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眼前真实的场景、触摸到的历史、互动过的生命。这次研学的点点滴滴是我人生珍贵的宝藏,会一直激励我勇敢探索、积极向上。”新疆兵团第三师53团阿比达·热合曼小朋友说。

研学前后,姜淑霞指出,长期以来,兵团妇联始终把家庭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紧扣新时代兵团职责使命,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持续深化家庭研学品牌建设。此次活动既是兵团妇联第三年组织家庭研学,更是继7月少年儿童西安研学、“小小讲解员” 活动后, 兵团妇联“跟党奋进新征程 巾帼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研学又一重要内容。该项活动立足基层家庭特点,以 “体验感、新奇感、互动性” 为抓手,让军垦记忆可触可感,让兵团精神入脑入心,推动研学活动真正成为凝聚家庭力量、传承红色基因的 “精神纽带”。这场研学之旅,是一次精神的 “补钙”、文化的 “铸魂” 与情感的 “聚力”。

姜淑霞强调,结业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各级妇联组织,每个家庭都要以此次研学为契机,勇担三重使命:做家风建设的 “领头雁”,把研学中感悟的亲情温暖、习得的沟通智慧融入日常,让 “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互助” 的好家风成为兵团家庭的鲜明标识;做兵团精神的 “传火者”,家长要以身作则,向孩子们讲好兵团故事、先辈事迹,让军垦文化的基因融入成长血脉;做民族团结的“践行者”,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家庭间代代相传。

研学是心灵的远航,更是责任的接力。要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带回团场连队、带回学校社区,当好兵团文化的 “宣传员”、革命精神的 “讲解员”,用亲身经历带动身边更多人铸牢中国心、中华魂。各师妇联要扎实做好研学 “后半篇文章”,搭建更多展示交流平台,让每个家庭的 “小感悟” 汇聚成兵团精神传承的 “大能量”,让妇联家庭研学品牌成为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 “红色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