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政务网 无障碍浏览

孙爱兰:把兵团家风故事讲到人的心坎里

发布时间:25年06月26日 信息来源: 编辑:兵团妇联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中国妇女报

退休后的孙爱兰有许多头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家风馆讲解员、八师石河子市东城街道关工委副主任、阳光宣讲团成员、石河子市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她还荣获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先进个人。而在众多头衔里,孙爱兰更喜欢被称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家风馆讲解员。在这条红色传承之路上,她已经奋斗了5个年头。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家风馆成立于2021年,分四个展区。由于新建的场馆受场地、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展示更多的是文字展板,“有说头,没看头。”“实物少,难体验……”如何扬长避短,孙爱兰没有照本宣科的讲解,而是不断大量挖掘展板背后的故事,深入挖并掘展人物与事件背后的精神世界,现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讲解军垦家风故事。

孙爱兰时常在心里想,必须用讲故事来吸引人,让游客记住展板背后的故事才是最主要的。家风馆具有储藏、展览、研究、教育的职能,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讲解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给游客一碗水,首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尤其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信息传播渠道多元的当下,唯有主动对表优秀同行,主动学习,才是立身之本,才能经受住游客的考验。

除了讲解,孙爱兰利用各种机会时间有针对性地翻阅大量的历史故事、军垦史料、去红色旅游基地学习新知识,还通过新媒体学习党史、兵团史,深度思考,以对事业的执着度过难以计数的不眠之夜,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被挖掘出来,不断丰富着讲解内容,让游客对军垦家风有了更深刻理解和认识的同时,也让孙爱兰进一步理解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道理。在为一批批人员讲解中,也会看到自我的成长故事和人生感悟。

家风馆汇集了山东、湖南、上海等25位优秀代表人物的家风故事,为了讲好军垦家风红色的历史故事,孙爱兰怀着对军垦前辈们心生敬畏与感慨,充分挖掘历史人物故事,撰写了3万余字讲解词,一遍遍地打磨,在不断打磨中精进,随时随地补充完善,在讲解中呈现出最好的效果,努力让游客超越看景看物的表层体验,获取“见人见物见精神”的深刻体验。孙爱兰以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传播军垦良好家风,讲述先贤历史人物的家风故事和军垦家风的传承,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让来自祖国各地的人们都能触摸到军垦家风的光芒,看见兵团精神的伟大,获得广泛赞誉。辽宁省妇联带领女企业家协会会员来家风馆参观,称赞孙爱兰“是一个有灵魂的家风讲解员”。

面对这份肯定,孙爱兰说:“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家风馆讲解员也是一份光荣和责任,我的任务就是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军垦优良家风,让中华优良家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今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石河子天业天伟化工有限公司员工郭健带上初中的儿子再次来到家风馆,他深有感触地说,今天再一次通过老师的生动讲解,了解到了革命先辈蔡畅的家风故事,她留给后代的是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好思想,而并非钱财……对于家长孩子都是一次成长教育,我们单位和部门每年都组织大家来参观,每次来都有不同的收获,常学常新。

身为石河子东城街道阳光宣讲团成员,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孙爱兰和宣讲团的成员结合时事政策,用群口快板《亿万人民一条心--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万达广场,向市民宣讲《军垦家风耀前路,巾帼芳华谱新篇》;在校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她和宣讲团成员一起与青少年互动,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她把讲解的种子,播撒在同学们的心田,三月雷锋日,她编导了《学习雷锋好榜样》手指操,与宣讲团的成员宣传雷锋精神。2024年6月,孙爱兰参加第八师石河子市第二届“最美兵团人”微党课大赛荣获二等奖。孙爱兰用行动告诉人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成为宣传党的声音,讲好家风故事的红色宣讲员队伍之中去。

翻开2022年八师石河子市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讲解员花名册,孙爱兰的名字赫然在目——2019年至今,接待游客近三万余人次,参与公益活动50余场次。

寒暑假期间,孙爱兰还积极支持配合石河子第三小学、十九中、一小等学校培训“小小军垦讲解员”,种下红色种子。三小五年级学生张晓是“小小军垦讲解员”的一员,2024年暑假,她在孙爱兰的指导下讲解军垦家风故事,学习如何用表情和手势传递历史情感。“我要从苗苗讲到青马,再成为军垦奶奶!”她坚定地说。13岁的王兴泉更是以青少年身份参加兵团、师市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斩获优秀志愿讲解员称号。

5年时间,孙爱兰共培养了400余名红色军垦家风小小讲解员。如今,学校每学年都会从三到六年级学生中吸纳一二十名学生加入讲解员队伍,在一次次的讲解活动中,锻炼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更加深入地了解兵团精神,也成了学校与家风馆共同持续打造的思政品牌。

看到红色军垦家风,在同学们的心中扎下了根,在一代代接力中生生不息,孙爱兰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