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纸短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每一份对家的深情厚谊,
都是对这片土地最真挚的热爱。
在家书中,
我们分享成长的喜悦,
家国情长
为弘扬新时代家庭观,传承家书文化,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十三师新星市各级妇联组织广泛征集家书家信,现开设“ 家书家信传家风 ”专栏,集中展示师市广大家庭家风故事,让我们一起在家书的字里行间,感受家的温暖,传递爱的力量,共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
红星一场二道湖社区 程华丽家庭
吾儿知悉:
方期携汝随读书会师友同游西路军纪念馆,然事与愿违。吾儿为学业计,假不得请,终难践此约,汝心生沮丧,吾心亦甚憾!今日,吾往西路军纪念馆一游,所历所感,情蕴于胸,急欲与汝一叙吾怀,并寄吾望于汝。
踏入馆中,睹那帧帧珍图,件件旧物,皆载往昔记忆。刹那间,吾若穿梭回烽火岁月。民国廿有五年,时维秋序,西风萧瑟,河西走廊间,风雪弥漫。西路军两万儿郎,着单衣、蹬草鞋,长驱而进,奉令控扼陕甘之要,连苏联之陆途命脉。
祁连耸峙,冰雪皑皑;戈壁广袤,沙风狼烟。于斯丝绸古道之狭地,与敌鏖战,其状惨绝人寰。英烈诸人,唯持刀一、枪一,子弹十余发耳,竟与拥飞机重炮之二十万敌军,相搏半载。食不果腹,无衾以御冬寒,倪家营山丘,九百烈士饮血魂荡荒原;弹尽无补,援绝不至,一条山恶战,二百壮士捐躯,忠骨埋于深山。
空谷间,杜鹃啼血含悲;沙场里,七千儿郎血染。漠北古木低吟,悼五千英烈之遭俘而被活埋。
西路军左支约四百余人,李先念率之,转战至新疆。众勇士顶沙尘暴,足践戈壁大漠,举步维艰,忍饥挨饿,昼夜兼程,强行而奔。终克艰难险阻,脱敌之围追堵截,至星星峡,会中共中央代表陈云,遂往新疆首府迪化,复投身于中国革命之宏业。其行也,扩党于新疆之影响,亦为中国革命之成功,奠定根基。
西路军西征虽败,然虽败犹荣。于中国战史之上,留一曲至为凄婉之挽歌;于人类战史之间,书一章最为壮丽之诗篇。
其事迹,令吾深悟信仰之力。盖因信仰如磐,方使彼等临困厄、蹈生死,亦无畏无惧,奋勇向前。彼等以热血与性命,彰忠诚之义,显担当之责。
吾儿,今时,吾等居太平之世,此乃无数先烈捐躯以换之。吾等尤当珍视此不易之福泽,传扬西路军之精神。
愿汝立高远之志,效西路军将士,为心中之向,砥砺奋进。于学业途中,逢难勿轻易言弃,当勇破难关,自新自强,增益己能。
且当怀责于心,勇于担当。于家,尽孝悌之责;于社,怀仁爱之念;于国,存忠义之情。恤人之急,援手相帮,以行传善,播洒正能量。更需铭记历史,承继红色之根脉。熟知先辈之奋斗征程,从中汲力,使己生更富意义。
吾儿,来日之路,或荆棘满途,然但凭信念在胸,勇气盈怀,必能克诸艰难,遂己之愿。吾深信,汝必能成吾之骄傲。
切切此嘱!
母氏字
乙巳年季春己酉日
司法局 左丽婷家庭
亲爱的公公婆婆、老公:
夜深人静,看着小树苗熟睡的小脸,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一刻,我突然很想写下这封信,把平日里藏在心底的感激和感动,郑重地告诉你们——我最亲爱的家人。
致婆婆公公:
从老家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照顾我和孩子,一晃已是六年。记得刚生小宝那会儿,我手忙脚乱,是你们凌晨三点陪着我哄哭闹的她;我产后虚弱,是婆婆从一点都不会,到每天变着花样学习做饭。你们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你们用行动时时向我传达:“你安心上班,家里有我们”,接送孩子、买菜做饭、收拾家务……你们把琐碎的日子过成了诗,让我能毫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工作。记得树苗三岁的时候,婆婆你腰疼复发还坚持在家照顾孩子,不愿意告诉我们,后面我知道了,真的很感动,也很自责,为什么没能早点发现。今年1月份家里才买的车就被我开的爆胎了,公公知道后,第一时间打电话关心我有没有受伤,强调人安全是最重要的,让我很感动。大家常说婆媳关系难处,但是您们确把我当亲生女儿一样对待,在我心里你们就和我爸爸妈妈一样,没有轻重之分,你们本可以在老家安享晚年,却为我扛起了整个家。这份恩情,我永远记在心里。
致老公:
之前你在沿线,铁路工作昼夜颠倒,总觉得你就像“家里的候鸟”,后面经过努力,终于作息正常,但加班不断。我知道,有时候你很累,也想就那样什么都不做的躺着,我也能理解。你休息在家时,也会给我和树苗做好吃的,我希望你以后能放下手机,多些时间陪陪我们。记得那年我备考司法考试压力大,是你默默揽下所有家务,给我最大的支持;你从不说甜言蜜语,但你对我的好,对我小任性的包容,就是最踏实的告白。
致我们的小家:
现在女儿渐渐长大,背古诗时会摇头晃脑,写字时哭哭啼啼,一有什么不如意就哼哼唧唧,我知道,未来的教育路上会有更多挑战:课业的压力、兴趣班的奔波、青春期的烦恼……树苗虽然有些娇气,任性,但总体还是很可心的小宝贝,我无比笃定——只要我们四双手握在一起,再难的日子都能过得热气腾腾。
纸短情长,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谢谢你们用爱为我筑起港湾,让我能勇敢追逐星辰大海。往后的路,我们慢慢走,稳稳走,永远做彼此的光。
爱你们的丽婷
2025年3月10日